第740章 入侵_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16读吧 >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 第740章 入侵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40章 入侵

  全国建设学校这笔费用很大,粗鲁估计费用将达到千万两银子,如果放在崇祯朝绝对做不到,但朱慈烺有办法,南方有钱人就是他的银协…

  在四部门筹建学校之时,朱慈烺也开始为南方土改做准备,他会亲自坐镇南京,神武军和虎豹骑龙虎营,也会随同他一起南下。

  因为南方还有刘国能和高一功他们相助,神武军五万人马加上虎豹骑龙虎营,应该足够震慑南方肖,另外在淮安还有李大开的一万漕兵。

  在南下之前,朱慈烺又进行一次军力部署,雄军龙虎二营坐镇京师,狮豹两营坐镇山海关和津。

  孙应元率领龙腾军驻扎湖广,黄德功率领虎贲军驻扎光州江西,调李大开一万漕兵驻扎浙江。

  护国军的大规模调动,主要为接下来的土改保驾护航,若有士绅地主敢公然反抗,护国军毫不客气直接镇压……

  在朱慈烺调兵遣将的时候,广东却发生一件大事,英国人竟然开始入侵广东内河……

  历史上英国人是崇祯八年入侵广东,也许和朱慈烺穿越改变历史有关,这次他们进入虎门,比历史上晚了两年!

  嘉靖三十二年,远道而来的葡萄牙商人,前往澳门进行商业贸易,并且在4年之后,在明朝取得了澳门的居住权,租借的!

  通过从事商业贸易,这里的葡萄牙商人获得了巨额利润,这让后崛起的另一个海上殖民地强国——英国垂涎不已。

  为了考察此时大明的情况,便于建立殖民地开展商业贸易,崇祯七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投资1万英镑,组建了一支远征船队。

  由前皇家海军将领约翰·威德尔担任舰队指挥官,这就是臭名昭着的“威德尔船队”。

  从规模上,这支远征船队的规模不算大,它们由四艘重型多桅帆船,“龙”、“太阳”、“殖民者”、“凯瑟琳”和两艘轻型帆船,“安妮”和“发现”号组成。

  尽管人数不多,但是所有的重型多桅帆船上都装有制式火炮,并且船员们也配备了充足的武器弹药。

  很显然在出发之前,英国人就考虑到了遭遇战斗的可能性。

  为了保证远征舰队的顺利航行,查理一世还事先向位于印度西北的果阿地区和葡萄牙的澳门总督发去了通知函。

  请求他们为这支远征船队提供必要的补给和帮助,做好一切的前期准备工作之后,这支充满野心的远征船队从英国起航。

  经过半年左右的航行之后,到达印度的果阿地区,和葡萄牙人做了三个月的买卖,这支船队获得了充足的物质补给。

  于是他们扬帆起锚,绕过马六甲海峡,并且在印尼地区建立了一系列商业贸易区,而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则是大明的广东沿海。

  崇祯九年夏,这支远道而来的英国舰队,到达了澳门海外的横琴岛附近驻扎停泊。

  并且向驻扎在澳门的葡萄牙总督,发出信号要求停靠和建立贸易地区。

  他们原本认为,停靠澳门应该和停靠在印度的果阿一样顺利,但葡萄牙的澳门总督,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却拒绝了英国舰队的停靠请求。

  实际上,葡萄牙并非对英国人俯首称臣,作为大航海时代最先崛起的商人,他们心中自然也有着自己的算盘。

  首先,尽管葡萄牙人拿到了在澳门的居住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澳门地区的控制权在他们手里。

  总体来,澳门地区的大事务,依然受到两广总督和广东巡抚的节制,尤其是这种夷人入境的事情。

  其次,葡萄牙和英国表面上来看虽然是友好关系,但是一旦涉及到商业贸易的问题,那就是不共戴的死担

  你们英国人跑到澳门做生意,岂不是影响我们在大明的发财之路吗?

  所以精打细算的葡萄牙人,愣是死活不让英国的威德尔船队靠岸,生怕他们把自己的财源给抢走。

  不过问题在于,当时英国饶力量远远要比澳门的葡萄牙人来得强大,因此葡萄牙总督一边派出警戒船监视威德尔船队的动向,一面急忙派人找明朝广东巡抚衙门搬救兵去了。

  很快,代表明朝的几位外交官,前往横琴岛和英国人进行交涉,主要是了解英国人来明朝的海域想要做什么。

  然而威德尔船长表面上敷衍着明朝的外交官,但是实际上却早就开始了对广东海域的探查工作。

  7月下旬,“玛丽”号偷偷前往珠江入海口,开始测绘虎门的位置,并且一直深入到广东沿岸,对水位进行了详细的测量,为进一步入侵虎门做了全方位的数据和环境侦查。

  8月初,威德尔下令向虎门方向进发,其职龙”号在明朝的亚娘鞋炮台附近测绘水位时,遭到了明朝炮台的鸣炮警告。

  怒气冲冲的威德尔用自己的四艘重型帆船包围了炮台,使用密集的舰载火炮对明朝炮台进行射击,由于火力太猛,炮台守军不得不撤离。

  随后,威德尔派出水手拔掉了炮台上的大明旗帜,转而插上了英国国旗,这是威德尔舰队在广东地区,率先制造的第一起恶劣事件。

  在随后的数个月时间之中,威尔德船队不断在中国广东沿海闹事。

  不仅私自扣押明朝正常航行的渔船和商船,甚至还屡屡侵扰广东沿海,他们的罪恶行径遭到帘地人民的强烈反抗。

  而此时尽管已经是崇祯末年,明朝的内陆局势已经乱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不过此时的明朝沿海还算稳定。

  因此,代管广东事务的广西巡抚郑茂华,对威尔德船队发出了严重警告,如果再不离开大明沿海的话,“我军誓将尔等消灭,使尔等片帆不留存。”

  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威尔德船队的最终屈服

  可是让郑茂华等人没想到的是,此时的广东总兵陈谦,早就和英国人勾搭在了一起。

  在宣读命令的时候,由于要将文字翻译成葡萄牙文以及英文,因此他暗中授意随军翻译保罗·诺雷蒂,对威德尔宣布了另一道截然不同的命令。

  允许英国人在指定的三处地点进行贸易,并且在缴纳足够的税款之后可以进行商品贸易。

  请收藏本站:https://www.16db.com。16读吧手机版:https://m.16d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