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如何只要完善的玄学理论!_我后爹全家是皇帝
16读吧 > 我后爹全家是皇帝 > 第30章 如何只要完善的玄学理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0章 如何只要完善的玄学理论!

  药纵之最近很开心,他没想到自己随手收的学生,竟然是个十分聪慧好学的。

  之前学习论语时,才不过几日,林从就学完一整卷,药纵之也只是觉得这孩子挺聪明的,可也仅限于如此,毕竟论语比较简单,小孩子又学得比较浅,只是会读会背就行,世家不少孩子,还未入学,就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了。

  但到了学易,药纵之就发现,这孩子,是真聪明。

  虽然一开始对学易有些不情愿,甚至表现的很抗拒,可等真学了,就学得非常快。

  一篇几十字的卦,按照他的想法,怎么也得带孩子读两三遍,孩子才能磕磕巴巴的念下来,可等他教李从林时,只用读一遍,再让李从林读,他就能看着书正确读下来。

  药纵之想起之前自己教的李府其他孩子,他领读七八遍,一群孩子还是磕磕巴巴读不下来,他后来干脆气得一句一句教,可即便这样,他教完,再回过头来让他们读,他们还是读不下来。

  每次药纵之都有一种自己教了也白教的感觉。

  而如今,药纵之教林从读一遍,林从就能完整读下来,并且还读的十分正确,药纵之对此简直老泪纵流

  这孩子也忒聪明了吧

  而且更让药纵之欣慰的是,李从林这孩子不仅聪明,还十分好学,每天不仅十分认真完成功课,而且还善于思考,常常来找他问问题。

  所谓圣人言“学而不思则罔”,这样聪明又努力又善于思考的学生,他还有什么不满意。

  药纵之正惬意的摸着胡子看着书,林从捧着书进来,“先生,林儿又有不懂的地方了”

  “来,拿过来给先生看看。”药纵之很是习惯地接过书,开始给林从讲解。

  只是讲了几句,药纵之就停下,有些疑惑地嘀咕了一句,“你最近问的问题,怎么都是关于卜筮的”

  药纵之想起前几天林从问的是卦画怎么看,后来又拿着刚学过的卦象问是什么意思,现在又拿着今天学的卦象问他怎么用于占卜。药纵之回答了几次,才发现林从问的都是占卜的,而不是简单的字词怎么读。

  “易不就是为了卜筮么”林从装作疑惑地问。

  药纵之听了笑了,摸摸林从的头,“你还小,只要识字会背就行,不用学得那么高深。”

  “可是林儿不觉得高深,反而觉得它很有趣啊”

  “你听得懂”药纵之有些惊讶的看着林从。

  林从点点头,“先生讲的很明白。”

  药纵之听了很是诧异,虽然世家有不少孩子都用易来启蒙,可很少有孩子懂易,毕竟它里面很多句子晦涩难懂,大多数孩子也只是背背,压根不会去问,就算问了,也不一定听得懂,更别说觉得有趣了。

  其实不止对孩子,对于大人也是,要不是科举要考,儒生其实大多也不是很喜欢学它,毕竟子不语怪力乱鬼神,所以儒生一般也只是把它当做普通的经史读,背背句子,看看注释,能默写,能用来作文章,这就够了,还真没几个真心觉得它有趣的。

  当然一时兴起照着书上来一卦的是不少,不过这只是好奇,和听得懂,觉得有趣没多大关系。

  而且占卜这事还要有天赋,也不是只有兴趣就行的。

  这也是天下读书人都读易,却也没几个占卜大家的原因。

  所以药纵之对林从听得懂还觉得很有趣十分诧异,难道他的学生不只是天资聪慧,还对这个有些天赋

  于是药纵之在下次上课时,领读完,就忍不住解释了一遍,又说了一下怎么用于占卜。

  药纵之是个书虫,平时涉及书籍很广泛,虽然他自己也不会占卜,但理论只是还是很充足的。

  这正是林从想要的,做老师的一般有惜才的毛病,学生有点天赋,老师只要有能力,一般就想给发展一下。

  于是,在药纵之加餐式教学下,林从用了两个月,不仅把易整卷读、写学会了,还把易中的卜筮大体弄明白了。

  其实易之所以成为后世玄学代表,特别高深,除了它本身书就是描述世间万物的变化,框架比较大,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个典籍,它三部丢了两部。

  林从也是听了先生讲,才知道易其实应该是三部,分别是连山、归藏、周易,并且连山归藏是前身,周易是对前两部的总结归纳。

  但连山归藏在汉朝时就丢失了,后面朝代虽然时有人声明发现了,可并不能辨别真伪,留下来的只有周易,这就像做物理实验,本来人家有实验演示,有做出来数据,最后才是总结的公式,结果一场意外,前面两个都丢了,甚至做实验的人也消失了,就剩最后公式了,你看着公式,你知道它怎么来的

  因此易的难,未必是它本身多么玄奥,而是它丢失的太多,本来就是个残卷,再加上当时著书用的文言文,字特别少,自然就越难看懂。

  所以它只能越来越玄。

  不过这对林从来说不是问题。

  别人是从卦象推结果,学得不精,天赋不行,就会导致推不出正确结果,占卜不准,那自然是很大的问题。

  可他是先知道结果,再去凑推论条件,那自然是大家越不懂,越不容易听出其中逻辑推理问题,只能听结果对错。

  所以反而有利于他。

  于是,林从开始拿着刚学完易开始造自己玄学理论,别人是11去推得几,而林从,是如何用数字,凑出2,很快,林从用排列组合凑出了“凶”“吉”两套理论。

  简单的说就是林从拿三个铜板,放在竹筒,摇一摇,然后一倒出来,三个铜板假设是“正”“正”“负”,那林从说a理论,就得出“大凶”,说b理论,就得出“大吉”。

  创造好理论,林从就开始了自己第一次尝试。

  林从选得对象是他的大姐李宁,几个月前,他大姐又怀上一胎,鉴于他大姐李宁和石敬瑭前三个都是小子,还有个侄子石重贵,他大姐现在心心念念想要个闺女,而林从当年翻过石敬瑭的资料,这胎怀的应该正好是他唯一的闺女,他的长女长安公主。

  正院

  曹夫人和李宁母女俩正在一起做小抱被,王氏领着林从进来。

  “姐姐在忙呢”王氏笑着说。

  曹夫人笑着指着床上的小抱被,“你来了正好帮我缝几针,眼睛大了,都快看不清针了。”

  王氏女红不错,听了就把林从放下,笑着接替了曹夫人的位子,曹夫人过来看着林从。

  王氏一边和李宁做着小抱被,一边问李宁“小衣裳都准备好了么”

  李宁回道“有他哥哥们留下来的,洗洗再用就行。”

  王氏说“那怎么行,总得做几件新的,再说那些旧衣裳都是男孩子的,你这胎要是个闺女,可没法用。”

  李宁看了看肚子,有些丧气,“前两天我叫娘帮我摸了,又是尖尖的,只怕还是个讨债的。”

  “说什么呢,不生出来,谁知道男女,”王氏说着,笑着问林从,“林儿,你说你大姐姐肚子里怀的是小外甥还是小外甥女”

  王氏只是随口一说,时人常有问小孩子肚子里是男是女的,觉得小孩子说话很准。

  其实林从只要一句是小外甥女就行。

  算是讨个口彩

  可林从却精神一震,是时候,让他表演真正的技术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

  请收藏本站:https://www.16db.com。16读吧手机版:https://m.16db.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